【2019青岛糖酒会】青岛为何要学深圳?
添加时间2019-03-26 01:05:57信息来源:本网站整理发布 点击量:
【2019青岛糖酒会】提及深圳,首先想到的不仅是经济特区、一线城市的高光定位,还有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高聚集度的顶尖人才,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让它成为国内包括青岛在内的诸多二线城市的楷模,近年来,各地、各市派代表团赴深“取经”,络绎不绝。
当然,除了考察调研,有些城市也把深圳当作学习目标。譬如进入2019年的青岛,喊出了“学深圳、赶深圳”,重新确立深圳为学习赶超的目标城市。
3月5日上午,在青岛市委党校举行的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王清宪出席并讲话。在这场长达3个多小时的会议上,王清宪在向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透露了城市的最新发展目标:即“学深圳、赶深圳”。
而据最新报道显示,王清宪率领的青岛代表团已于3月25日下午抵达深圳,开启了为期4天的考察学习。
那么,重新再出发的青岛,为何要把深圳列为目标城市?
凰探第590期
撰文/©李毅
深圳: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
3月5日上午,在青岛市委党校举行的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市委书记王清宪向各级领导干部明确了城市发展的目标,并围绕“开放、现代、活力、时尚”这八个字,搞活一座城,建设国际大都市。
其中,王清宪特别提及了青岛的目标城市:深圳。他强调,要“学深圳、赶深圳”,找准差距,列出清单,奋勇争先。那么,“深圳经验”又能给予青岛怎样的学习动力与方向?
王清宪在市委党校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现场
此前,国内总有一种舆论的声音认为“深圳经验”并无特别之处,是可以在国内城市间实现模式的广泛复制,那我们就要来看,“深圳经验”的精髓到底是什么。这里至少有3个方面。
1、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2、营造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大环境;
3、政府能为产业、企业乃至城市经济体系提供高质量系统性服务。
这三个方面,看似字数寥寥,但基本都点到的问题核心,也是青岛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能从“深圳经验”中,看到青岛目前所面临的真正差距以及未来应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状态,可以说是两城差距最直观的体现。
振兴民营经济:青岛当下的迫切需求
作为“深圳经验”的基石,深圳的民营经济极其发达,以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上万家科技型企业为例,95%以上都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比重很小。可以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得意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保障的产权制度和所有制结构的创新。
深圳市
为何深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更青睐民营企业,因为相较于决策效率极低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把握稍瞬即逝的商机,练就了一套具备快速决策等特点的市场生存本领。
就这样,伴随深圳改革开放的过程不断加快,面对高科技产品研发成功后,乘几何增长的盈利,深圳的民营企业们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机遇,而城市的民营经济,也在政府不断创新改革的背景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再看青岛,国有、工业经济占比较大,早在2016年,青岛相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就达到了128个,而截止到2019年2月,青岛3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超90%的企业均有生产制造属性,总体仍是以工业制造为主的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反映了城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在去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青岛仅有5家民营企业上榜,而深圳是22家。
青岛市
说到底是深圳主打的第三产业更加符合先进的发展理念,与世界接轨紧密度较高,而注重工业制造领域的青岛,在第三产业发展与深圳差距明显。
寻找两市差距的深层次原因
这样的差距,从表面上来看,可能会认为是企业数量、发展结构、布局方向的问题,但其实真正的差距,是在政府的角色转换以及企业服务方面。同时,相关行业政策滞后、创新不足、企业服务意识薄弱等都是两市不断拉开差距的深层次原因。
为此,深圳可以说是把上述关键点做到了极致。在城市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圳各级政府首先是弄明白自身正确的定位。政府不能总是想着去主导市场,而是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服务体系,全力营造“强市场、弱政府”的发展环境。
在制定相关规划政策时,深圳高度开放市场体制和灵活高效运行机制、高起点发展战略和高端化产业结构、精细化社会治理和精准化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值得青岛来学习借鉴。
笔者注意到,正是在上述良性运转的政策背景下,深圳的相关职能部门崇尚先研究制定政策规则为先,之后在规则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并不断把新变化、新思路纳入规则的框架内,快速高效的实施,这更有利于依法行政、高效运转。
其次是实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各司其职”的功能划分。深圳根据中央关于国有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国有企业布局调整的要求,民营企业基本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深耕科技类等带有极强竞争性产业领域的“主力军”,而后者则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护航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 最大限度避免了不同企业属性间“内耗”的发生。
第三是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金融服务体系。从事科技研发类领域的企业,总是会面对高投入带来的高风险,如果不建立一套多层次、重实效的金融资本服务体系,很难达到企业发展的预期,甚至面临倒闭的结局。
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目前已经形成了“证券市场+投资基金”的双重服务屏障。不仅有为科技型企业服务的中小板、创业板的证券市场,也有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以及私募基金等一批为科技类产业发展护航的金融服务,这类基金服务选择甚至细化到了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去年7月,山东党政代表团考察深圳投资控股集团时,省委书记刘家义曾询问董事长王勇健,集团的经营特点和风险承担方面的问题。对此,王勇健回答说:“我们最有特色的是金融服务,当项目还是小苗苗时,我们有天使基金,长大一点有风险投资,再大些还有各种大基金。企业如果需要贷款,我们还有两家担保公司。至于风险谁来承担,我们会通过股权投资来分担风险,此外我们还有科技园区、科技产业、科技金融三大板块,相互协同。”
山东党政代表团考察深圳投资控股集团
目前,深圳拥有创投机构数量占全国1/5,国内20强创投企业中,近半数为深圳企业。深圳中小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正是在上述各项机制合力的大背景下,深圳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小米等一大批著名高科技企业,他们在先进的市场机制下,自身创造力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并逐步成长起来。
而反观青岛,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青岛人的心声。他表示:“比如说创投这种新兴行业,我们还在找政策依据的时候,广州和深圳就已经热火朝天干起来了,而且效果很好。”总是“慢半拍”甚至“慢多拍”,已成为阻碍青岛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即便赶不上深圳,也可以做“最好的青岛”
围绕民营经济,从政府定位、营商环境到为产业、企业高质量系统性服务等,放眼全国,真正能做到“深圳经验”复制,实现自我蜕变的城市,寥寥无几。
杭州算是一个注重新兴产业和营商环境的后崛起城市,同样拥有发达的民营经济,而未来,或许雄安新区有可能成为运用“深圳经验”最多的区域。
至于青岛,就像此前笔者所说:“青岛最终能不能赶上深圳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把深圳的先进发展经验、成熟的创新做法,学以致用,真正的解放思想去落实,运用到城市、民生发展之中,如果能做到部分,最后即便是赶不上深圳,也可以做‘最好的青岛’。”